中德合作事業部
上海交大弗勞恩霍夫協會智能制造創新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弗勞恩霍夫協會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是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正式批準的全球第10個、中國第1個弗勞恩霍夫項目中心,也是弗勞恩霍夫協會在中國的第一個科研機構。
2019年3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與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正式簽署三方協議,建立上海交通大學弗勞恩霍夫協會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此次簽約標志著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在中國的第一個科研機構完成籌建、正式成立。
此項合作是德國工業4.0和中國智能制造高水平研究機構的強強聯合,為國際頂尖非營利科研機構進入中國展開深度合作開創了新的模式,對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聯系我們
郵箱:qianzl@spsm.net.cn
電話:+86-13361851558
郵編:201306
信息物理系統
智能工廠信息物理系統是工業4.0的總體技術、集成技術,是工業4.0相對傳統企業信息化技術的跨時代標志。研究基于面向服務架構的制造服務云平臺,制造服務總線接口技術,制造服務總線邊緣計算技術和服務總線標準技術。
實時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技術是工廠車間實時狀態感知的關鍵技術,數字孿生系統的核心是能夠實時跟蹤工廠、車間的制造狀態。研究內容主要包括虛擬空間模型實時在線映射、數據實時采集與處理、基于實測數據的
智能互動裝配
人工智能互動糾錯裝配系統對于復雜產品裝配導引、培訓、現場人員操作記錄具有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體現了人工智能為人服務的制造理念。研究內容包括空間物體位置姿態的實時跟蹤檢測,人員裝配操作的實時動態監控及分析、智能數據手套和力反饋交互操作系統和基于裸眼3D視覺效果的快速三維重建與顯示。
個性化定制—可重構制造系統
重構制造系統亦稱可變拓撲制造系統,它可以實現無人干預的情況下根據產品個性化定制的需求自動進行生產線重組,從而降低因生產成本。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定制化產品智能裝配線變拓撲設計、控制軟件變拓撲設計、裝配過程運行數據實時采集與分析以及產品質量檢測數據的信息化。
人機共融協作制造
研究適應復雜任務和動態環境的機器人結構、人-機器人共享環境主動感知和自然交互、多機器人協同認知和制造的模型及方法,最終形成與人和諧共事、與環境高度適應、與機器人協同工作的人機共融和多機協同智能制造系統。實時增強現實技術等。
服務功能
智能制造共性技術服務 | 國際合作人才培養基地 | 咨詢智庫 |
智能工廠規劃 | 中德科研人員、教師、研究生短期交流互訪 | 企業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關鍵技術咨詢 |
人工智能裝配 | 中德聯合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培養 | 為中德兩國政府決策提供咨詢 |
人機交互與協作 | 企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政府人員的智能制造技術培訓 |
|
信息物理系統 |
|
|
數字孿生系統 |
|
|
機器人與自動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