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07 瀏覽次數:269
編者按:
他們是一支結合上海交大技術和產業優勢、集聚國內外專業人才的高素質團隊,精益求精,專業高效,致力于為高端制造所需的先進測量方面提供技術支撐及測量控制集成化解決方案。
中英智能測量與質量工程中心是上海市智能制造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以下簡稱“平臺”)繼中德弗勞恩霍夫項目中心之后,重點打造的國際化合作項目。借鑒英國工程院院士蔣向前爵士領銜的英國國家未來計量聯盟在數字計量基礎科研與產業化相結合的創新模式,結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質量發展研究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通過中英科研院所與計量儀器企業合作,推進新型計量傳感器及儀器的科研成果產業化與推廣;對接空天、汽車、能源、集成電路等重點行業的計量需求,形成從設計、加工、裝配到品質檢測的數字計量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帶動上海乃至中國制造產品的質量提升,向產業價值鏈高端邁進。
一、中英中心團隊介紹
中英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姚振強博士(國家二級教授)擔任中方主任,由英國工程院院士蔣向前教授擔任英方主任,擁有一支18人組成的專業研發團隊,包括7名正高職和7名副高職技術專家。此外,還有一支面向工業測試技術服務團隊。
姚振強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學科負責人。蔣向前教授是英國皇家受封爵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和ISO TC213國際標準委員會核心成員,在過去十年參與制定產品幾何規范(GPS)國際標準26項,其中8項作為項目負責人,是國際計量領域的領軍專家。
二、中英中心發展歷程
2018年5月 開啟合作建設 智能制造功能平臺開始與英國未來計量聯盟接洽,促成與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蔣向前爵士的深度合作,開啟籌建中英中心。 2019年10月 建成過渡實驗室 建成過渡期實驗室,初步開始對外提供精密檢測服務。 2021年8月 檢測實驗室落地 在臨港新片區層林路1500號建成3000平方米的精密檢測服務基地。 2021年11月 正式對外服務 中英中心正式啟動,并落地三家聯合實驗室(中英中心與Renishaw、Taylor Hobson、Bruker Alicona)和五個標準檢測實驗室,正式對外提供精密檢測服務。 2022年9月 順利通過CNAS實驗室認可 經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嚴格的前期審查及現場評審,平臺中英智能測量與質量工程中心(檢測中心)順利通過CNAS實驗室認可,這既標志著該中心的發展邁上新臺階,也對平臺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三、中英中心研發進展
1、航空發動機葉片檢測評估方面
面向航空發動機葉片檢測需求,基于五軸坐標測量機、光學三維形貌儀、微焦點工業CT實現了從航空發動機葉片鑄件到氣膜孔加工后成品的全流程精密測量與評價,在葉片五軸接觸式掃描路徑規劃、氣膜孔隨形評估方法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
2、增材制造3D打印件檢測評估方面
在增材制造3D打印件檢測與評估方面,結合光學非接觸式檢測與工業CT無損檢測等技術,開展內部缺陷尺寸量值溯源與缺陷檢測參考試塊研究,在工業CT尺寸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3D打印件表面完整性評估方法方面取得進展。
四、已達成合作項目
2021年11月,中英中心已與Renishaw(雷尼紹)、Taylor Hobson(泰勒-霍普森)、Bruker Alicona(布魯克阿利科納)共建聯合實驗室,正式對外提供精密檢測服務。
2022年9月,與上海云鑄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產學研合作意向書,達成增材制造3D打印件無損檢測領域的深度合作。
2022年11月,與尼康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工業CT聯合實驗室,達成工業CT檢測領域的戰略合作。
2022年12月,與滬創醫療(上海)有限公司簽訂產學研合作意向書,在可降解鎂合金醫療器械關鍵性能檢測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參與制定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團體標準“外科植入物用可降解鎂絲”。
面向未來,中英中心將針對高端制造重大技術挑戰,進一步為高端制造所需的先進測量方面提供技術支撐及測量控制集成化解決方案,為臨港地區、上海市、長三角乃至全國的高端制造業提供先進測量技術服務,更好地服務于臨港新片區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新高地的打造,并為上??苿撝行慕ㄔO貢獻力量。
聯系團隊
聯系人:秦玉
電話|+86-13795206358
郵箱|qinyu@spsm.net.cn